1 min read

小段子

1

让我们旗帜鲜明地批评一下卢克莱修,他在《物性论》里说,

“当狂风在大海里卷起波浪的时候,站在陆地上看别人在远处拼命挣扎,这该是一件何等的乐事!”

幸亏我没在“美东”。。。 时波士顿等地暴雪。

2

好书太多,生命苦短,所以一本书需要两个不同来源的认同理由才能认真对待。比如这本《论道者》,以前觉得好,翻了一点,然后从容放下。昨天又有一个朋友提到它,好了,现在逃不了了。

 

论道者

 

3

@** 看了利玛窦跟雪浪(这么风骚的名字。。)的辩论,突然想到,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对当时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一部分被忽略掉了,那就是佛教的辩论术/逻辑,因明学,否则雪浪大师就可以在微笑之外说更多了。

4

与朋友说到逻辑教育在国内的缺位——这方面我比较悲观,反逻辑到现在还几乎是基本国策,比如“没有×××就没有×××”,在逻辑上,这个谬误叫Argumentum ad speculum。

5

插一些个人的念头,严重bias。。。我觉得分析古典文本中,需要警惕它们的概/思想以及修辞/文学的关系,有时候修辞可能占很大比重。比如我们提到的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层层递进的文字似乎包含了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人->地->天->道->自然,后人也可以尽情阐述它们的关系。但是,不妨停下来想,这里的修辞占了多大比重。先白话下上面引文的意思:

’人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从白话里可以看得更清楚,你说“人法天”也不会错,人依据上天寒暑交错而定农时,——这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吗?还有,《道德经》推崇无为而治,说“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能不能说“人法自然”?

当然这个可能不是一个好例子,大伙得意忘言过河拆桥就是——我的意思是《道德经》或《论语》等古典文本,或许更多是语录体的文学作品,它们没有意图界定概念来搞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它们就是在用日常语言在感悟,看见河水就感叹时光永逝,或者悟到做人就应该跟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

另一个例子是《大学》里面的所谓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八条目这么编排,目的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啊。真以为格物致知跟平天下有递进关系的,那就傻了。

6

用自然语言推理/辩论/讨论是一种能力,它的难度远远大于形式语言(数学、程序语言、、)。一个人在数学证明上会检查左连续、右连续,在编程里会考虑所有异常分支,这并不妨碍他说起人话来就犯所有的逻辑错误(明显开玩笑的除外。。)。在社会学科里引入数学,并不是因为它更难,而是因为它更容易在它自己的范围里面不出错误。

 

7

万能的读书群啊,提问:不借助Google,你觉得下面哪几个词是被成语词典收入的?我想到这个串词的问题,是因为注意到不久前自己同时用了两个词,全盘通吃和通盘全吃:

孤注一投

孤投一掷

孤掷一投

孤注一掷

孤掷一注

孤投一注

8

在中文世界,院外游说集团是一个负面意义的词,现在我觉得它们至少是一个中性的力量,作为复杂社会各方利益体的代表。比如种土豆,也可以搞一个土豆协会什么的——但千万别低估了他们的势力,学校餐盘里把番茄酱认可为蔬菜这等撮事,就是类似利益集团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