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1. Dedian,40来岁,西雅图
(结婚)十三周年纪念:《奔跑》
十二周年纪念:《那时光》
十一周年纪念:《依靠》
十周年纪念:《最浪漫的事》
九周年纪念:《牵手》
八周年纪念:《依若初相见》
七周年纪念:《很爱很爱》
六周年纪念:《结婚周年》
五周年纪念:《关于结婚那件事》
我可能没法想象四十岁的光景与心境,但突然想到,十年前Dedian也是三十来岁——年复一年地赞美自己的妻子,不遗余力地记录子女的成长,他生活与心境的稳定让人嫉妒和吃惊。所以当四十岁的Dedian说“岁月静好,没有忧伤”时,你不会认为这又是一个文青在试图抒情,他在白描和写实。
我不认识Dedian,也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他的博客。根据他在Linkedin的资料,他在复旦和南加州大学念过书,有数学和计算机的学位。
2. 木遥,30来岁,纽约
最近几年来木遥对中国有着非常同情的理解与感悟,也归功于他见微知著矫健温婉的笔力——这种情绪在纸上很难把握。
我想木遥能把握好这尺度的一个原因是他在纽约,对中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但是他同时又让我想到许知远。许知远一直呆在在北京,他直接把我提到的“同情的理解”点破(《别人的生活》):
。。确信一个社会在面临转变时,这种充斥着痛苦与喜悦的生活自身是具有的意义的,在其中挣扎与不屈的真实面孔是有富有魅力的。
3. 李丁,30来岁,北京
我跟李丁在北大认识过好一段时间。他拿了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就到人大做研究员。一样从农村出来,我自认为我们对社会问题有类似的关怀,但他是我朋友里面唯一实打实做这个的。
2011年我在北京,一心想离开,但读了《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里的这段话还是大有感触:
我常常问我的学生们:你们的生命需要什么?他们常常回答说:挑战。那么,什么是挑战?他们回答:做一些艰难的事情。所以我常对他们说:那就留在印度吧,因为这里的生活很艰难。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