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信仰,又见信仰

好久没写东西,贴一段三月份的电子邮件,强矫一下博客颓靡的气氛。

起因是一群朋友分享哈佛大学统计系在读博士丁鹏对《中庸》的一段解读,我就抛砖头给大伙回了一段。丁鹏之前在北大数学系读本科,之前他参加过我在北京组织的一个饭局,但我们不熟。他是你能见到的想到的最聪明的那种选手。

×××××××××开始邮件正文×××××××××

多谢分享。

看完丁鹏的笔记,接下来的冲动就是再翻了一遍《中庸》(丁鹏的目的达到了。。):不用担心,这个文本很短的。

从一个闲话开始(_长文慎入_)。来到美国,一个感受就是怎么身边中国人(至少宣称)信仰佛教的多了?这里不谈样本的偏颇,我有个猜测,在美国(尤其是我所在的南方)这个基督教气息蛮重的地方,对一个非宗教信仰者来说,宣称自己有一个宗教信仰在沟通上是一个比较便利的事情。设想一个场景,一个天真烂漫的基督徒老大爷提到你的宗教信仰:

  1. 为了不冷场,你不好说你没有什么信仰(没有信仰在很多场合都是一个贬义词。。)
  2. 无神论者在英语​里,长期以来甚至都不是一个中性词(很久很久以前,无神论者在保守人士的词汇里,跟同性恋和鸡奸者并列)​,在 纯​知识精英云集的场合可能除外。
  3. 你不能谎称自己是一个基督徒。
  4. 你更不能谎称自己是一个伊斯兰教徒。
  5. 现在,对于一个中国人,选择就少了。说是一个道教徒,感觉会是挺酷的,然后对方大多会呵呵一声,信仰谈话结束,改聊天气和篮球。
  6. 最后,由于达赖喇嘛的广泛影响,自称是一个佛教徒,会是一个让交流继续下去的引子。 ​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了解一点佛教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我这个猜测有些腹诽了,不议。我遭遇同样的问题,当时我的回答大概是,我本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不过从倾向来看,我认为自己是一个Confucianist (孔夫子的门徒),或者类似的,Humanist (人文主义者,我加上这个是为了让对方更好的理解;然后就可以就着谈谈《圣经》里的黄金律了,也就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北京,我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加Confucianist的标签,这更多是为了沟通的方便(路人甲写道,“_来到美国,一个感受就是怎么身边中国人(至少宣称)信仰儒家的多了?_”),当然还有就是,如果非要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比其他标签更契合自己。

这么一个长长的引子,大概是想引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在美国这么一个异质的文化氛围里过上一种

​ ​

# 1. 契合自身的、并且
#​ 2. 能够​与他人​沟通的“文化”生活。

 

全盘西化(比如就从了基督教吧。。)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毫无疑问满足#2的要求,并且也可能满足条件#1(除了胃,很多人的思维和工具都很西化了)。问题是,作为背后有历史的中国人,这实在有所不甘哪也么哥(_吃饭回来再写,笔头有所不逮_)。。。。

——砖头已经抛完———–

丁鹏主张的“重新审视古代经典”是非常好的思路。很多问题有更聪明的头脑考量过了,但重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一遍。对我们来说,重新审视古典文献,不要求投入专业学者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是在通识的意义上重读文本,并加以自己的体会;等发达了,可以做一个合格的附庸风雅的文化和艺术的赞助人,让那些能真正投入全副身心的古典学者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研究。

——用一个读后感结贴——-

丁鹏提到拥有现代逻辑思维是“重新审视古代经典”的一个优势。这在考据方面会是一种优势,但是在浸入式阅读文本方面甚至是一个拖后腿的东西,因为像《中庸》这样的古典文献,更多是靠修辞而不是逻辑来打动读者。如果拿纯逻辑的眼光阅读它,可能读上一两句你就受不了。

比如开篇,说“道”很重要:“_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_”。然后它不会论证的,它反着再说了一遍,“_可离,非道也”。然后接着就是一句人生建议,“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_。”

看到“是故”两字,你以为这里面会有逻辑方面的关联。没有的,加“是故”两字是为了文本读上去有抑扬顿挫的气势。真拿逻辑说事,你是要气急败坏的。

——然后,——————–

重读《中庸》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孔子提到“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作为一个在南方和北方都生活过的人,我的观察是,南方小强的个头,比北方小强大多了。

×××××××××结束邮件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