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读书,读书

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米芾

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截自网络

来美国的两年,正是读书的两个荒年。原因无他,给自己总结下,一是深陷物质主义的泥潭,二是心境的悄然改变。有物质的泥潭可陷,作为一个前经济学学生,我知道这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多比少好),只是从另一方面讲,我需要更多的平衡。

在北京,虎头是上不起幼儿园,我是买不起房子和车子,但生活无忧,前景乐观,所以能悠悠然而仰卧高谈,读书写作,弦歌不断。翻开这册《外国诗歌鉴赏辞典》,你大概能读到我捉刀的几篇意大利诗人的鉴赏小品。

上大学之前,我大概把身边可以获得的书都给读了(“_此身憔悴,啊!我已饱读天下诗书_”),然后来到北京,感慨于国家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藏书之多,每每流连不肯离去,闭馆时再拎20本书回家:一下子读不了这么多,但图着心里舒坦。初来北卡,感觉刺激类似,这里房子太便宜了,汽车太便宜了,樱桃太便宜了,于是忍不住也抱一些回去,于是时间就留给各种shopping了。去年我在Feedly看slickdeals、lifehacker上的时间,就比读正二八经的书多。

这真是一个危险的倾向。来美国的朋友,大多跟我一样,来到一个真正的消费主义横行的国度,未免不头昏目眩,定下神来,生活的重心就明目张胆地向购物倾斜。来美国不久,在饭桌上谈的都是买房子买车和旅行。我理解(并真心体会到)这有对北京生活的一种“反动”,但困难是,对于我们这些抱着孩子来美国的成年人,除了买东西,包括旅行,在美国能得到的精神方面的乐子似乎不多(买东西似乎能得到一点愉悦感。。。)。

北京,境界再俗,总也得谈谈《明朝那些事》或者百家讲坛之三国吧(_可能过时了现在_)。来到美国,来自优质中文的输入严重不足,但是谈论亚瑟王朝,储备真心不够。MITBBS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大致逛一下,你大概就能感受到在美国的中国人精神荒芜的模样(作为一个前“准”文化人,真是无地自容。。。),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说的就是这个。这里群居,说的是网络状态。

刚提到优质中文的输入不足问题,一个原因是搞文化的都不来美国,或者他来了,十有八九他就再也搞不动了(余杰来美国,这对他的生活是一个好事,他的中文写作生涯算是断了。祝他生活幸福)。有成功的例子,比如哈金,但是他改用英文写作了。

网络时代,在硬盘里下一大堆优质中文书籍,这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远远不是全部,文化有一大部分在于群体的沟通。想想一个人默默地浏览在电脑硬盘里的中文书籍是一个多么催人奋进的事情:这得多大动力!

2

(思路受堵,另起一段)

我对精神生活内容的界定非常简单,就是除了老婆孩子车子房子(还有计算机)之外你能想到的任何问题。鉴于老婆孩子车子房子计算机是每天都要在身边的,能整点精神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阅读(你再也没有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啦!你需要提前两个月规划你的家庭旅游。。旅游)。

这两年自己的精神生活也不是完全一片荒芜。我探索过一番《圣经》里的犯罪故事,想过一段“何为正义”之类,只是对我这么一个前文科生,这远远不够,那点储备,迟早会被侵蚀。这个年初,想得最多的就是阅读不足带来的语言乏味+思维刻板问题。

3

有人说来美国后中英文水平一起下降。中文下降是能看得到的,英文下降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动力不足。可喜的是我终于看到一个反例,来自谢益辉谢博士。这厮来美国五年,看着中英文都有精进,让我羡慕不已。英文好,是因为他写论文写书写博客,我的英文却大致止于PPT和电子邮件。不过他的中文不退反进,我还没理解个道道:难道是因为他读了唐浩明的通俗历史小说《曾国藩》?

我猜是这个原因,因为即使是《曾国藩》和《明朝那些事》,来到美国,乃是非常丰富的中文养料。返诸己,我的2013中文输入,乃是一些中文博客和微博。这差距海了。

4

莫言获诺奖当天,我尝试读了下他的《透明的红萝卜》,看着里面居然有景物描写!于是没看下去。看来从《曾国藩》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5

一个人太渺小,一个破芝麻就足以干耗他一辈子。延续和拓展生命,除了生个娃,读书读书。(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