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2012:陌生化的效果

历史文档:

往年我一般都在年底留个记录,现在圣诞放假,2012算是提前结束。今年是我近些年最为轻松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美国,而且是因为美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只有在单位里打开电脑时跟北京一样。温度,对华氏度没有概念,穿衣服就随着性子了。对美元对物价对房价,一点也不敏感,从此就少了钱方面的忧虑。第一年开车,对mile也没有感官认识,对距离也在乎不了了。看新闻网站,要google才知道说的是谁,写的是哪个地方,索性就不怎么看新闻了,这又少了不少资讯的轰炸和有心无力的烦恼。相对于北京,北卡地广人稀,跟人接触的密度一下子降低,却也少了不少所谓“同行压力”(比如一起谈谈房价、幼儿园、职场。。)。这次物理的撤退,让自己第一次摆脱了不少来自外界(包括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压力;对外界的感知,也直直地往虎头的方向退进化。

我1月1号凌晨从北京出发,途径日本东京的某个机场,当地时间1月1号晚上到的北卡,算是在三个国家都过了元旦(这点小小的说头都让人非常愉快)。来美国,我的生活不仅仅是在物理轨迹上有所改变:

  • 首先有更多时间陪虎头。在北京,常年有两边大人帮忙照看,我的本事,大概只是在虎头高兴的时候冲他吹吹口哨。而现在,我学会了给虎头换尿布(!)穿衣服(!),而且晚上还可以哄他睡觉(!(!))。
  • 也有更多时间陪媳妇。Li说我们说话比以前多了(在北京我们说话也蛮多的啊)。
  • 我们家老二Leo也要出生了,这是来美国的最大收获。在北京时我父母就时不时暗示一下,说看某某某,生个孩子不乖,心都伤透了,如果生了两个就好了云云。互为backup!亲爱的爸妈,这是哪门子理由?
  • 我(居然)开车了(!(!))。这件事对自忖手脚不麻利的我意义重大,参见杭州王佩的《学车记》和《开车记》,以及北京和菜头的《学车记》和《学车记续》。
  • 我们住在教堂山的郊区。开车的好处是终于可以多见些阳光和草木(这证明对性格开朗多有益处)。
  • 又开始骑自行车了,这次是为了找个机会锻炼身体(本科读书时骑的多,多往人大北大跑)。9月份在北卡的海滨小城New Bern,我一口气骑了30迈,参加一个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募捐的活动。
  • 重新进厨房。07年到虎头出生之前,我苦练厨艺,最高峰时号称中关村之最嚣张的煮面师傅之一。后来家里大人过来,只好藏拙。现在经常做饭,嚣张之际,连肉夹馍都敢碰
  • 我开始用上了智能手机,公司发的。然后我买了一台Google新出的平板,Nexus 7,后来我又中了一台。当我把中的那台转手时,自己手头那台却被我摔破了(_这就是人生!?_)。现在我在纠结是该再整一个Nexus 7呢Nexus 10呢还是干脆啥都不用了,重新回归到非触屏的Kindle?

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加上开车上班(而不是地铁)的一个副作用是,读书少了(_又是语言乏味面目可憎。。。_)。今年完整读下的中文书,只有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的中译本和金庸的《鹿鼎记》(实在是想读一读顺溜的中文),英文书,除了专业方面,完整读完的,也只有两册,

其他都是读了1/2、1/4、1/8的。吊诡的是,好像相对匮乏与忙碌时,我读书更多?勤勉之勤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