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名字与其他

取名之道(4)

取名之道(3)

虎头:取名之道(2)

取名之道(1)

虎头的英文名叫Tiger,然后我为他的弟弟也取了一个大型猫科动物的名字,Leo。

旁边的朋友,中国人来美国的,或者在国内混外企的,取个英文名或者直接拼音化自己名字,大概一半对一半。这都有很好的理由,取个英文名方便沟通,直接用拼音可以保持与中文名字(以及所有身份文件)的某种一致。抱了善意,心态平和了去看,名字与个人,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多对一的关系,本来没有什么异样的东西。

一些人对中国人取英文名反应比较激烈,感觉是又被殖民了一次。这种心态我非常理解:我前集团公司的CEO,Christopher A. Viehbacher,取了个中文名叫“魏巴赫”,这非常合适,表现了对中国的友好;如果一个叫魏巴赫的中国人,取个洋名叫Chris,大概就表现出对欧美的谄媚了。

有人说这种弱势心态是中国被侵占被殖民一百年留下的后遗症。这有一丁点的道理,但更重要的,这是等级社会的一个自然延伸,有尊卑贵贱贫富上下远近,硬生生挤不出一点平等的意识。国内是城乡分割,街上人和乡下人,穷人(乡下人)上街的任何举动,都有像富人(街上人)谄媚之嫌。扩大到国际社会,中国变成了乡下人,认为取洋名是对欧美的谄媚就再自然不过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成了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中国人取个英文名甚至是日本名,那都表现了对世界文化的热爱)。

2

除了上面的“殖民派”,还有一个“文化派”,也不主张整个洋名,理由是名字体现了某种文化(或其他属性),换个英文名字就把它们都给丢啦。

这派的观点看似劲道,其实一样经不起推敲。我给虎头取的中文名字的确试图加点文化的私货,但是不要说美国人,就是文化一缸子的中国人,盯着hu yumu,能看出任何中国文化的意味吗?用拼音保存个皮毛,况且拼音本身也中国文化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