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恐惧与颤栗

zittern

高考后面对箱子里一大堆书,到底要拣几本带入大学,是费了一番考虑。那时我要去念经济学,还满怀着要遍读天下诗书的豪情;然后是大学毕业,面对的是积累下来的更多的书本,心里也琢磨一阵,到底还要带哪些“闲书”去上研究生院,这时我已经在国家图书馆和各大高校图书馆面前谦虚了很多,手头也收藏了不少的电子书。最后能装进行囊的书是大不相同,一本小书却是一直揣在我牛仔裤兜里,跟着我搬来搬去。当然,严格意义上它不能叫一本书:这书名叫《恐惧与颤栗》,里面包括这部同名的著作和另一部日记体小说《诱引者手记》,但我把这书的后半部分撕了,只留下这部《恐惧与颤栗》。它们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作品(一谌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高三那阵在我们鹰潭市的席殊书屋买的。高中读《苏菲日记》时,克尔凯郭尔还叫做“祁克果”。

这是一部由一位宗教哲学家写的关于宗教信仰的著作,多年的阅读,对书对作者我都有很多话要说,这里就只谈些这书了。这本书由《圣经·旧约》里亚伯拉罕杀子的故事说起。以撒是亚伯拉罕老年始得的爱子,上帝却要他杀死以撒作为对神的献祭。这过程中亚伯拉罕绝少言语,最后是把以撒绑起来,在他动刀的时候天使出现,用一只羊代替了以撒(替罪羊的由来)。我不是宗教徒,每每却能感受到其间的激情。伦理和信仰的选择,这是一个多么充满“恐惧与颤栗”的悖论:信仰带来这种巨大的痛苦,又要保持对它的忠诚。杀死自己心爱的儿子,在伦理和情感上都无法让人接受,这无法说服大众也无法说服自己,但亚伯拉罕最终还是追随了信仰的指示。这种信仰无法证明(克尔凯郭尔也认为神的存在无法证明),信仰它就需要勇气和激情。这种勇气令人震撼,痛苦却无法言说。

多次的阅读没有让我想到更多宗教性的东西,一次次促使我思考的是在世俗生活中的信仰、激情还有孤独:依靠缄默的激情,承受着不可言说的痛苦,追求着一种无法证明的信仰。

(旧时笔记一篇,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