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地,线上线下,大伙抱怨多了——你知道,我说的是房价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那么
- 是不是我们的状况变差了?
不是。我也经常跟朋友一起抱怨房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交话题(所以我们一般不一起抱怨别的)。但是,往前再数几年,房价对我们来说,一样是很高,只是当年我们不抱怨。
当然,有种说法,是我们财务稍有好转,才有了抱怨的资格。
- 是不是我们周边的状况变差了?
不是。北京这几年的城市建设还不错,科教文卫方面有更多的机会和便利,——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买单。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将越来越高,——也不一定是越来越高,只是以前很多东西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以前大伙不觉得,是因为很多东西没有被纳入实际的或心理的成本核算。你住在医院旁边,即使你现在没有去医院的必要,你还是要为这种(可能的)便利买单,这会体现在你的房租或者房价里面。有的时候,政府来买单,或者上一辈的人,拿青春来买单。
现在,当社会的一些产品、服务、福利或者便利,能用市场价或其他参考价来衡量时,规则相对简单,对年轻人可能会是一件好事。
- (扯回来,听到这么多和说了这么多抱怨,)是不是因为我们的遭遇就比其他人难?
不是。这里说的是一个代际比较或者人群比较,我们不会比上一辈的人或者社会大部分人的实际苦楚多。
我们抱怨多,大概是因为我们只抱怨自己的这档子事,而且只听到我们自己的这档子事。我同意(而且是在休谟《人性论》哲学的高度上同意),对于自身的痛苦,我们应该赋予稍高的考虑的权重,人的感知系统,就是有这样的放大效应。
问题是,给自己的感受赋予100%的权重,就稍嫌境界不足了。我们自有自己的内心冲突、焦虑和迷茫,但我敢说,这些都不是深刻的,而仅仅是对自己而言比较重的或比较在意的。在情感或情绪上它们理应受到百分百的尊重,但在思考上,它们不应该得到太多的关注。
真实的,但不是深刻的。对物价对房价的抱怨,一点新意都没有。对大部分人来说,对每一代的大部分人来说,置房从来都是一个很大的开销。你说北京前些年房价便宜,四五千曾经,那当时那帮人为什么不都同时购两套(现在就大发了)?当时他们也多是七拼八凑整起来的第一套房,我们也能想像到当时存在的抱怨。现在这行情,房价看着似乎是相对高了,但这也只是程度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别。大学毕业后几年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在全世界范围来讲都是一件挺奢侈的事,不用合计,你铁定要为此买单。
有论者曰:小小抱怨啦,我们都是在幽默一把,没必要这么严肃。喏,咱也到了操心房价的年龄,时刻提醒自个一把了,个人不见得就有那么坚强。不知道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中是否有这么一句:
我太过沉溺于在实际中达到实质的自我,这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