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瞧这群人

一个有趣的东西。如果我著有《老胡的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我大概会假设,地球人都应该知道这本书(这么高雅的书,哪还需要我再来吆喝呢?),我就会尽量装做自己没有做这本书,独自去享受这么一本书应得的寂寞的快感。

说,“少壮不努力,长大干IT”,现在是我跟一群朋友,做了《我是一只IT小小鸟》这本书(21位作者,也刚好是21篇),写的是我们的大学生活,找工作找实习选专业做社团之种种。IT民工嘛,就不妨多吆喝一下。

昨天张弦同学提到这本书的潜在读者,是念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在校生,以及关心大学计算机教育的朋友。一开始做这本书,还带有一个很私人的目的,就是召集身边一起念计算机的朋友,一起整出个印刷品来,当成大伙的毕业纪念册,当然同时也期望师弟师妹也能喜欢。朋友能凑一起,是非常惬意的事,但当时念书时,即使是同班同学,或者干脆以前就呆一个宿舍的朋友(_四个欢天喜地的丸子_),研二研三时,鼓捣在一起的机会也少,我们忙着实习,忙着找工作,多在电话和邮件中更新消息。有空的时候,也很可能因为缺乏某个适当的契机,大伙还是凑不起来,只好独自-悄悄消磨时间。我们缺少的,就是比方某人说,“我明天下午三点在某地定了座位,到时你们一起过来吧。”做书,也能把大伙召集起来,时常凑凑。

这本书21位作者中,有13位2009届毕业生(2本11硕),3位博士候选人以及5位已经工作的朋友:

5位是我在北大软院的同学(唐雅薇,张弦,秦琴,黄小明,温卫斌);

1位来自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蒋宇东,他在TopLanguage论坛上发布的《梦断计院》,是最先让本书的出版人周筠老师关注的文字;

1位来自江苏常熟理工学院,居振梁,他是TopLanguage的活跃用户;

2位来自北大信科,李成,未名BBS某求职版的版主,水车(上次跟他一起在村里游泳);

                      辜新星,我是在北大“围炉夜话”活动中认识他并向他约稿的;

1位来自清华软院,刘帅,当时与小唐同学同在IBM实习,面对同一个博士女boss;

1位来自南大软院,刘未鹏,早就熟悉的名字,现在终于也在村里;

1位来自武大数院,程露,数学转程序员。我们作者中念过数学的还有张弦、刘未鹏。

3位博士生在读,林健和高昂在中科院,

                    徐宥在华盛顿(上次霍炬结婚时见过)。

5位已经工作的朋友,张凯峰,上半年初在Qcon见过;

                      庄表伟,老庄;

                      宋劲杉,清华自动化,计算机老师,Hiphop歌手;

                      简朝阳,用功的DBA,管理工程出身,刚出一本MySQL的书;

                      易晓东,兵器知识专家。

昨天在china-pub九周年庆生会现场,面对一群IT界的朋友和在校生,想自己在药厂做生物统计,已经不能算圈内人了。我从经济学转到软件工程,与大伙一路嘻嘻哈哈哈过来,现在也常拿IT民工开玩笑,这本书,却算得是自己对IT行业的一次告别汇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只剩得一群玲珑剔透的IT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