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伦理学ABC-经济学视角

最近的阅读兴趣是伦理学,就回顾些以前做经济学学生时,从经济学教材中学到的伦理学基础知识。手头用的这个,大概是当今最出色的经济学入门书,

_Principles of Economics (3rd)_ , by N.Gregory Mankiw, 2003

本文需要的部分,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Redistribution Income, 来自其中Ch.20 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介绍了几种政治哲学(伦理学的公共生活层面)观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意志论)。

另外,文中偶尔出现的数学表述,来自同样有名的一本微观经济学教材,

_Intermediate Microecomonics: A Modern Apporoach_ (6th), by Hal R. Varian, 2003

                                    1. Utilitarianism (功利主义)

我们把Utilitarianism翻译成“功利主义”,带一种浓重的商贾味,可能会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误解。Utility这个词,在通常的意义上,是“实用”、“公共事业”的意思(当说public utility时,就指水电等公共事业)。在经济学里,Utility翻译成“效用”,说的是消费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满足感。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学说和流派,Utilitarianism大致取以上两种意思:公共和效用。它的创始人是两位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 1748-1832)和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约翰·穆勒他老子也挺有名,叫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1773-1836)。严复那本有名的《穆勒名学》,翻自小穆勒,不提。

功利主义者认为效用(福利,满足感,幸福感,……)是个人或社会选择的终极目标,主张最大化社会中所有人的效用(之和)。

对于到曼昆书中提到的收入再分配问题,功利主义者认为,比如,有两个人,一穷一富,穷者有1块钱,富者有100块钱,那么,富者再获得1块钱的满足感,就要小于穷者再获得1块钱所带来的满足感,所以为了最大化社会整体的福利,政府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应该倾向于穷人。这里的理论基础就是我们常说的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功利主义推理的极端,可能就是绝对的公平,——还用上面的例子,要达到满足感的平衡,最后只有均贫富了。但无论怎么样,为了主张公平,功利主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为了表述(和接下来对比)的方便,我们认为,个人的满足感可以用效用函数U来表达,它是某种商品x(服务,方案,……)的函数(各位朋友,我无意打断你的阅读节奏,以下只是初中代数),

U=U(x)

个人1的效用函数记为U1,以此类推。又存在一个表达社会整体福利(Welfare)的函数,W,它是社会中所有人的福利的函数,

W=W(U1, U2,…)

根据功利主义的标准,一个理想的社会整体福利函数应该考虑到社会中所有人的福利(单个福利之和),即

W{功利主义}=U1+U2+U3+…

                                   2. Liberalism (自由主义)


重拾自由主义传统,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美国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关于这个话题,他最有名的书是《正义论》(1971),最有名的概念是“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关于“无知之幕”,以前我情绪激动地提过几次(这里这里),有个机会再学习一次。

罗尔斯的理论,从一个前提(预设)开始,即,社会体制、法律、政治制度等都应该是公平(Just)的。但由于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家庭背景,性别,教育,种族,……),对公平的理解和要求就不一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客观地)决定,一个公平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决定,不能由屎壳郎做出,因为他们倾向于一个充满粪球的世界。同样,这个决定,不能由美国作出,也不能由朝鲜做出,总之不能由任何一个带倾向的群体或个人做出。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罗尔斯天才般地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你知道,这就是“无知之幕”)。试想,在我们还没有出生之前,我们聚在一起(_一团团空气聚在一起_),来选择或设计这个社会的规则。在这个初始状态,我们处在一个“无知之幕”后面,不知道自己会降生到哪个家庭,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别、禀赋、以后的教育程度等等。罗尔斯说,既然这时我们无法设计一系列规则来满足自己以后的特定需求(有利于富人的政策,有利于某个种族的政策,……),为保险起见(考虑到自己降生后,也有可能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公平的规则就要提升那个最惨的人(先天后天条件都不好)的福利。

回到收入再分配的例子。在“无知之幕”后面,我们不知道自己将要处于高收入群体还是低收入群体,那么,考虑到自己处于低收入群体的概率,一个公平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就要更多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利益。跟功利主义的最大化全体利益之和不一样,罗尔斯的标准是最大化最惨的人的利益,因为整个社会的利益,就是其中最惨的那个成员的利益:

 W{罗尔斯·自由主义}=min{U1,U2,U3,…}

一个题外话。在尼采的超人学说中,超人的利益就是社会的利益:

 W{尼采·超人哲学}=max{U1,U2,U3,…} 

                                    3. Libertarianism(自由意志论)

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的自由主义,都倾向于一种公平的分配政策。作为罗尔斯哲学的最大挑战者,另一个美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 1938-2002),写了一本同样有名的书(《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他的观点,可以一个类似罗尔斯的故事开始:

刚考完试,让我们退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来决定我们的考试结果,但我们不知道自己将处于哪一个结果,及格或不及格。那么,根据罗尔斯的公平观,是不是要让每个人都及格?

在诺齐克看来,如果让每个学生都及格,显然抹杀了一些学生勤奋的价值。诺齐克强调的是一种机会的平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ies)。关于诺齐克,我的知识有限,先打住,接着去啃辛格的《实践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