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教育

不仅仅是由于前几天高考,大伙又一次异口同声抨击中国教育的弊端。这些说出来的都是对的,不过我没那么悲观。我的乐观不是来自于对教育体系的乐观,我的乐观,是来自对人本身的乐观。怎么说?失败的体系下不必产生失败的个人。小孩教育很快就要摆上我的议事日程,对我来说,重要的和紧迫的不是给虎头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而是要培养他,无论在哪种教育体系下,都要有对环境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体制。官方的教育系统,是我们个人教育经历中及其重要的一环,但也仅仅是其中一环而已。而且即使是在这一个环节,个人还是可以找到很多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我不必感谢这个教育制度,但我感谢自己的教育经历,故事都发生在这个体制下,那里有人与人的互动,对世态的观察,与自己的沟通,甚至对这个制度本身的观察与思考,都可以成为成长中有益的一环。

虎头说,北京的小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大学又怎么怎么样,我不读啦!老爸给我找一个好点的地方。我说,大哥,我们没时间没精力跟它耗着,想着有个好环境才动身,未免太瞧不起自己啦。

2

前面提到,个人的成功,不必是教育系统本身的成功。同样,个人的失败,也不必归结于教育制度的失败。这都是基于个人来说的。

昨天厦大的易中天写一篇《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说我们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方面的教育,社会方面的教育,把药这个“乖乖”,一夜之间变成“恶魔”。好吧,易关于教育的描述性批评,大都是对的(注:这真没什么新意),这种教育的影响和后果是普遍而深远的,我们多多少少都沾点,但也只有药等几个哥们真的就持刀捅人。我们不能无视学校教育,家庭方面的教育,社会方面的教育等等对药施加的影响,但也不能不考虑到,药本人跟这些外在环境、人物与事件的互动。药,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

我没兴趣对现在的教育制度进行辩护(或者批评),前面提到,对它的批评大多都是对的。只是,在一个很糟糕的情境下,我更想唤起一些个人的、带有个人选择的个人尊严的东西。不必与这个世道死磕,你真是要更顽固一点,更独立一点。

3

与这个世道死磕。我很敬重那些人,不依不饶不遗余力,跟丫死磕。这很好,但对我来说,这也只是众多好的选择之一。一种观点,一种姿态,不必绑架另一中观点,另一种姿态。

我喜欢用“不必”这个词,说有很多很好的事情,但是你不必都要选择,“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实不多。教育是为了让人完善,抨击教育弊端,是为了让教育系统更好地服务于让人完善的事业中去。有人通过主动抨击教育系统完善自己,并期待让更多的人有更好完善自己的机会(这真是很好),有的人可能没时间没契机没兴趣,他通过“没有”抨击教育系统和其他方式和渠道来完善自己,并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完善本身。在等待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进程,也不应该停止。

4

作为一个前经济学家,我的观点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你能做多少,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完善)?在这个比较静态的框架下,糟糕的社会环境无疑就是那个“给定的约束条件”之一。我们也可能有激励,来改变这个环境和约束条件本身,但是,只要继续把环境当成外生的而不是内生的,你的优化完善自我的策略应该还是不会改变的。

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把环境当成给定的,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