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 read

境界与立场

意见很难分出对错,更多是显示境界或立场。最近钱学森逝世,一篇钱在“大跃进”时署名发表的鼓吹粮食产量数万今的报道就在网络传开来(比如,和菜头《【存档】粮食亩产量会有多少》、《答读者问》)。

——这里的主题是“境界”与“立场”。青年时代,钱在美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学习和任教(MIT和加州理工Caltech),之后在中国更是航天与导弹事业的领导者。多大的人拿多大的事说他,对钱这样的人物,评论者单单举出这样的故事,就显出皮袍子里的小来。你没有说谎,但是你隐藏了更多。

在修辞上,仅仅把这篇报道单列出来所制造的效果,以及把钱的其他更多成就列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哪种叙述,表面上都是合理的视角,其实都是自己的喜好与立场在作怪。即使拿这份材料,要写进通篇赞美钱的文字里,也是非常容易的,——这里有视角和文字的力量。

如果牛顿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关于小麦亩产10000万斤的理论与实践》,一样可以方便地融入那篇雄文《牛逼顿》里。国内的一些材料,可能听着太土,让一些人情不自禁地产生抗拒或厌恶之情,——但被情绪左右了的大脑,同样不能算有独立思考。

或曰:“我单独列出钱这篇放卫星报道,是因为现在大伙都在说钱的丰功伟绩,我这是试图还原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当然没错,但一样是境界与立场的问题。对钱这么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你只看到这一点,或只对这一点感兴趣;最后,从立场来看,这甚至不是一个中立的立场。